望城融媒10月17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斌 通訊員 李博倩 陳潔)近日,望城區人民法院僅用兩小時,成功幫助老人追回被拖欠了十幾年的“辛苦錢”,將矛盾化解在訴前,實現了案結事了,節省了當事人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極大地減輕了當事人的訴訟負累。
“法官,這筆工資老板已經拖欠我很久了,他一直答應給錢,卻又一直沒給,您幫我想想辦法吧?!?023年10月,年近七旬的秦嗲嗲拿著一摞褶皺發黃的材料來到望城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望城區法院立案庭庭長胡慧見狀,立即上前了解情況。經過交談得知,秦嗲嗲是一位殘障人士,右手殘疾,今天從白箬鋪鎮來到法院,目的是為了要回十多年前老板拖欠的數千元工資。
了解詳細案情后,胡庭長認為整個案件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可以先嘗試與被告聯系,詢問是否有調解意愿,遂當即與被告進行了電話聯系。經過近二十分鐘的釋法明理后,被告表示愿意立即來法院進行調解。
隨后,雙方共同就欠款一事進行協商。法院干警對被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并告知原告,秦嗲嗲已近七十高齡且有殘疾,需要該筆工資以備養老之需。
經“面對面”勸和調解后,最終在法院工作人員的見證下,被告當場把5000元現金交到了秦嗲嗲手上,老人十多年的討薪路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收到錢后的秦嗲嗲不停地向法院干警表示感謝,笑瞇瞇地走出了大門。10月16日,秦嗲嗲的老伴打來電話,連聲道謝:“真沒想到,法院工作效率這么高,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幫我們解決了難題,真的太感謝你們了!”。
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秦嗲嗲進法院大門到走出法院大門的時間不足兩小時。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案,背后卻寄予了群眾對司法的期許與信任,而以最低的成本、最暖的溫度為推動案結事了人和,是和諧司法的執著追求。
下一步,望城區法院將繼續推動訴源治理各項措施落實落細,積極能動司法,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提升訴訟效率,節約司法資源,將司法為民落到實處。
來源:望城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張斌
作者:張斌
編輯:陳清平
本文為望城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ttcollege.com/content/646754/51/13166626.html